从欧姆定律到微型计算机 | 前言 | 目录 | 更新 | 下载 | ![]() ![]() |
||||||||||||||||
![]() |
如果你接受过电子学或计算机科学的正规大学教育,我想问你大学中是否有一门课程教你如何从无到有一步一步设计并制造出一台电子计算机? 应该是没有。但你学过很多的专业课,每门课多少都跟电子计算机有一点关系。那么学习了那么多课程之后,你可以自己做出一台计算机了吗? “可以啊,到中关村电子配套市场买些板板卡卡装进铁箱子里就是一台电脑了。”呵呵,能做到这一步,你还算不错的。 学校中的课程,通常是“就科论科,就试论试”的,每门课程都 |
||||||||||||||||||||
很独立,不去考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性,而且以期末考试不挂科为教学目标,无法给你提供足够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得你学过所有的课程之后仍然是两眼一抹黑。面对“设计并制造一台计算机”这样一个综合性的目标,你无法从已经学过的各种知识中提取所需的要点串成一个系统。 而一般的电子爱好者,往往通过“学装七管外差式收音机”或者“NE555经典应用100例”这类书籍入手,他们的自学过程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且强调实践,但他们对于理论经常感到困惑,这些书籍也在讲原理,看过之后似乎也懂了,但就是做不了超出这本书范围之外的事,只能依样葫芦地做一些制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基础不牢。 我试图编写了一部更具特色的教程来克服上述的一些弊端,我把读者定位为一个电子或计算机爱好者,或者一个希望成为电子或计算机爱好者的人,为他们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要最终制造出一台计算机,然后围绕这个目标把大学里各种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提取出来,组合在一起写入教程中,同时,我还加入了很多学校里没有告诉你但实践要求你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在写作形式上我也尝试了创新,我模拟了一个真实的教学场景,教程主要由一师一徒针对一个个知识点进行的讲解的讨论组成,完全是“对话体”的,而且是以徒弟的视角来写作的,或者说这本教程其实是“你”写的而不是“我”,是“我”给“你”讲了课之后由“你”把课上师生间的互动总结成文形成的。我这样写的目的,是希望这本教程能让读者感到“引人入胜”,而不是象传统教材那样带给你“请君入瓮”般的痛苦。 以这种形式进行学术创作是否合适还有待商榷,坦白说“学术化”是我在这本教程中尽了最大努力来排斥的。我必须强调写作这本教程的两个着眼点:第一、我不试图深入讨论专业知识,但我尽力为你打下一个有效的基础;第二、我希望通过这本教程探索“寓教于乐”这一古老命题的可实践性。显然,“寓教于乐”这一点使得这本教程没法“学术化”,于是它就只能起一个为你打基础的作用。本书貌似包罗万象,但它不能完全取代学校中的各项专业课程。我只希望我所做的努力能让你带着愉悦的心情继续你的探索之旅。 |
|||||||||||||||||||||
Copyright © 2015-2016 Reanimator | www.cookmoon.org |